站内搜索:
2016-05-31
迢迢丝路,沿途古国已成废墟一片,只有满地的瓷片诉说着当年的辉煌。”中国陶瓷艺术大师、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这样说过。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商贸之路,瓷器曾是这条路上地位不亚于丝绸的重要商品。
选择洛阳大唐官窑牡丹瓷有限公司提供的大唐官窑牡丹仙子盘,作为本次“重走丝路洛阳启程”大型文化采风活动第二季“欧亚大陆行”的国礼,可以说是向丝路历史致敬。
洛阳曾是重要陶瓷产地
说起瓷器,大多数人会首先想到江西景德镇,河南省内的钧窑、汝窑也都鼎鼎有名。其实,在历史上,洛阳也曾是重要的陶瓷产地。
“洛阳是青瓷文化之根,这里出土过很多西周时期的原始青瓷,其质地坚硬,外表着青色釉,有光泽,叩之有声。”洛阳青年学者郑贞富说。从1985年以来,在汉魏故城也陆续有青瓷瓷器出土。
到了北宋时期,洛阳成了全国的瓷器制造中心之一,其中的宜阳窑又是洛阳制瓷的主力。王存主编的北宋地理总志《元丰九域志》中就记载道“西京洛阳瓷器为贡品”,可见当时洛阳制瓷水平之高。
除了青瓷,白瓷在唐宋时期也很受欢迎,因其具有坯质致密透明、无吸水性等特点,同时色泽洁白,能反映出茶汤色泽,传热、保温性能适中,被视为饮茶器皿中 的珍品。茶圣陆羽就曾称赞白瓷“类银”“似雪”。俗话说“南青北白”,但洛阳地处中原,两者兼而造之,白瓷也是当时洛阳烧造量较大的一类瓷器。
“洛阳的宜阳窑不仅烧制青瓷,还兼烧白瓷、白底黑花瓷等。”郑贞富说。
牡丹仙子盘传统又现代
正是通过对传统白瓷烧制工艺的传承和创新,才生产出作为本次丝路国礼之一的大唐官窑牡丹仙子盘。
制作一个类似牡丹仙子盘的作品,大约需要半个月时间,工序繁多,其中拉坯、雕塑、手绘、捏花、烧制是最为重要的五道工序。“盘子本身的色泽,盘子上花的色泽,花盘的布局构图都是判定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。”大唐官窑博物馆馆长宋胜利说。
据了解,一个牡丹仙子盘的制成,需要经过两次炉火的考验。第一次是对盘子进行素烧,使其成型。之后再对盘子施釉上色,将捏好的花与其结合。然后再把盘子放回炉中,加热至1300℃,等再次出炉时,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就形成了。
千唐志斋博物馆原馆长赵跟喜曾表示,丝路国礼应该选取具有典型东方特征,能够体现文化交流意义,同时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化产品,“就是传统工艺,现代题材”。
牡丹仙子盘就是将传统白瓷烧制工艺同创新表现手法结合在一起,盘子依旧是白瓷盘,花朵却是现代的立体花,牡丹花又能够代表洛阳,它成为丝路国礼,显然当之无愧。